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人才第一会”
首次举办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首次举办中国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暨博览、首次举办人才大数据论坛和海绵城市国际论坛、首次举办北美教育展、首次举办互联网+的专场招聘会……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中国人才第一会”——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4月16-17日在深圳隆重举行。预计将有73 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家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与,专业代表将达到12000多人。16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技术类专家组织、科技文卫类专家组织、国(境)外培训渠道参与,300名携带优秀项目的海外博士硕士,以及30个海外留学人员/华人华侨社团回国参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参与。大会规模大、规格高,国际化特点突出,高端化特色鲜明,专业化优势明显,亮点纷呈。
名副其实“中国人才第一会”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于2001年创办,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人才开放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资金和管理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
2007年,大会首次移师深圳,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大会移师深圳举办以来,充分发挥深圳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高科技发达的产业优势,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优势,举全市之力办好大会,成为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的又一张闪亮 “名片”,为“科技兴市、文化立市、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八届大会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较大突破和创新,增加了很多特色和亮点。主要表现在规模大规格高、国际化特点突出、高端化特色鲜明、专业化优势明显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大会坚持市场化办会,没有成立专门机构,而是通过少量的财政投入运用一批专业机构来运营大会。
这是一组2007至2015年在深圳举办八届大会的数据:参会机构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 35000多名国(境)外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专业人才;4200多个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协会、科研机构、人才中介、科技企业;21000多个国内各类单位;550多家香港机构;150多家台湾机构;举办450多场签约、推介、研讨、论坛活动;签署22000多项人才与引智合作协议;达成31500多个职位招聘意向……每届大会期间有8万左右人进场交流洽谈,提供了丰富的海外人才资源,与国内引智单位零距离对接、交流。
总体而言,经过十三届的积累,大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才第一会”,正在向世界级的品牌大会迈进。大会将继续落实中央领导关于进一步办好大会的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的主题和“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精品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目标,服务中央“千人计划”和“外专千人计划”,把握高端,紧贴需求,整合注入更多优质资源,进一步塑造大会作为我国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第一品牌和重要平台的作用。
大会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举办八届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每届大会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增加了很多特色和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大、规格高。大会展览面积从最初的几千平方米,到2007年增加到30000平米,再到现在的65000平方米。大会内容从原来的3个传统板块,逐步增加到现在的16个板块。张德江同志从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出席大会,马凯同志2015年出席大会,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招才引智的主旨演讲。
二是国际化特点突出。每年大会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瑞典、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和香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参展。大会已成为拓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渠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每届大会到场的外籍人士和海归代表占专业代表三成以上。
三是高端化特色鲜明。每届大会都有美国国际高级专家组织、英国牛津剑桥高级培训中心、以色列专家组织、香港专业议会、沃尔玛、飞利浦、富士康、华为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参展;大会吸引高层次外国专家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海外留学人员参会;提供多个高科技项目寻求合作;招聘岗位高层次,与会人员素质高,双向交流水平高。
四是专业化优势明显。每届大会设立引智成果展览洽谈区,组织全国引智系统、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留学生创业园等单位参会洽谈,吸引一批世界尖端技术寻求合作。大会在不增加经费投放的前提下,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增强办会水平。
大会内容丰富多彩
——展馆和会议规划方面。今年大会展览面积达65000平方米。1号馆为引进国外智力综合馆,2号馆为全国大学毕业生双选会,3号馆为中高级人才招聘会,4号馆为国际软件人才项目投资交流会,5号馆为全球才智论坛,总共设置展位数量2455个。
——大会主要内容方面。今年大会包括 16个板块,涵盖展览洽谈、人才招聘、项目对接、高峰论坛、人才培训、专题研讨等各项内容,包括全球才智论坛、人才大数据论坛、海绵城市国际论坛、全国引智成果展览交流、央企引智项目及人才对接、外国专家组织与培训项目对接、海外留学人员及项目交流推介、海外创新人才大赛、全国软件人才项目投资交流会、全球总裁创新峰会、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暨博览、亚太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博览暨论坛等重点项目。
——大会规模方面。预计将有73个国家的4500多家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与,预计专业代表将达到12000多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参与。超过百人的省团包括山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山西、安徽等18个。
——全球才智论坛方面。今年论坛以“合作共享,创新创业”为主题,已邀请到25位国内外重要嘉宾出席,包括知名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拟请凤凰卫视许戈辉主持,围绕互联网+与创新创业、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话题以及实业、专利、金融等板块进行探讨。
——外国专家组织方面。国家外专局已邀请到16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技术类专家组织、科技文卫类专家组织、国(境)外培训渠道参与,包括国际城市管理协会、美国国际高级专家组织、德国退休专家组织、法国专家咨询协会、俄罗斯专家国际合作联合会、以色列高级专家组织、全欧华人专业协会、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韩国能率协会、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机构,这些机构携带各自的专家信息与国内机构洽谈合作。
——央企引智项目及人才对接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已连续第四年组织央企参展,今年组织了中国电子、中国电力、中国能源、中国中车、中国铁总、中广核、招商局等18家企业携带引智项目的紧缺人才需求参与。
——港台机构展区情况。台湾代表团由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和福建省海外人才局组织,目前已确认了由20人组成的代表团,包括台湾1111人力银行、104人力银行中华金融暨投资人协会、中华中小企业领袖协会、中华企业经发会、亚太商协会联盟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另外包括京港人才交流中心、香港中国创新创业协会、香港内地学生联合总会、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金融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园等,预计有60多家香港机构赴会。
——海外留学人员及机构方面。留学人员展区主要包括项目对接洽谈、海归招聘会、创业之星大赛等活动。邀请了300名携带优秀项目的海外博士硕士,以及30个海外留学人员/华人华侨社团回国参会,同时邀请200名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参与,实现项目和资金的对接交流。同时举办留学人员创业园挂牌及创业经费发放仪式和项目对接活动。
——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板块。举办两天的中美技术转移与创新协作示范培训,举办国际创新城市发展论坛、智慧健康论坛、中国制造2025等3个主题论坛,举办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专题展等,提供50项优质国际合作项目路演和对接服务。预计20多个国家的来自知名机构和企业500余名嘉宾和代表将与会。
——软件人才项目投资对接板块。邀请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0余家国家重点软件学院,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深圳等19家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200余家IT企业及投资机构参会参展,举办“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高端论坛暨“国家重点软件学院与深圳IT企业对接洽谈会”。
——专场招聘会方面。有专门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双选会,有专门面向外国人的外籍人才招聘会,有专门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海归招聘会,有专门面向各重点领域的互联网+专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有面向软件人才的IT专场招聘会,有面向中高级人才的“精英天下”招聘会,还有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招聘会,总共7个专场,总共召集35000多个职位集中投放。
凤凰网